高考語文考場散文的特點及常用技法(3)
哲理是感悟的參透,思想的火花,是理念的凝聚和睿智的結晶。哲理縱貫古今,橫亙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會,寄寓于人生百態、家長里短之中。哲理散文就是抓住哲理閃光的瞬間而寫就的內涵豐厚、耐人尋味的哲理美文。
哲理散文常用技法
1、意境營造法
即把深邃的社會內容融入到自然景物、客觀生物的描寫之中,以其蘊含的哲理來映襯生活哲理,使文章具有意境美。
【示例】
平淡是真
(以“平淡”為話題)
清香四溢的名茶,始于無味,終于無味。……
湍急飛瀉的瀑布,始于寧靜,終于寧靜。……
聲勢顯赫的權勢,始于落寞,終于落寞。……
形形色色的人生,始于平淡,終于平淡。……
平淡,才是人生的真正況味。
文章用名茶的無味、瀑布的寧靜、權勢的落寞來渲染氣勢,映襯人生的平淡,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由于文章融入自然景物、客觀生物的描寫,并寄情于景物,突破一般議論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2、形象議論法
即借助具體可感的形象展開議論。一般議論文的寫作,關注的焦點是社會人情、國計民生、精神品格,但很難展現那種撲面而來的畫面美,借助具體可感的形象展開議論,則可以彌補一般議論文的這一缺陷。
【示例】
學會共處 讓生活充滿生機
(以“共處”為話題)
那是從石縫里涌出的汩汩細流,歡快地流向遠方,小魚在水中嬉戲,怡然自得。嬉戲的小魚與清澈的小溪共處,為了生活的和諧。
那是翱翔在藍天的雄鷹,在展翅搏擊風云,雄鷹點綴天空,天空賴雄鷹而充滿生機。飛翔的雄鷹與廣闊的藍天共處,為了生活的和諧。
那是大海中的輪船,在與風浪共處。
那是浪尖上的海燕,在與風雨共處。
那是溫馴的綿羊,在與兇悍的群狼共處。
共處充滿和諧,也充滿危機。小溪與小魚共處于悠閑之中,雄鷹與天空共處于自由之中,綿綿羊與群狼共處于競爭之中。這一切的一切都表現了大自然的美麗與和諧。
聰明的人類,你們學到了什么?是磨難,是悠閑,是自由,還是競爭?
嬉戲的小魚與清澈的小溪共處,飛翔的雄鷹與廣闊的藍天共處,輪船與風浪共處,海燕與風雨共處,溫馴的綿羊與兇悍的群狼共處,一連串生動的形象,有力地說明了“共處”的構建和諧的道理,有著相當強的畫面美,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詩化語言法
即努力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借代等修辭手法,美化語言。語言高度凝練,感情豐富集中,節奏鮮明和諧,這是詩歌的特點;而哲理散文雖然屬于議論文性散文,但卻極具詩意美。
示例:
渴望溝通的橋梁
(以“溝通”為話題)
小草懂得感受雨點的心聲。……
小溪懂得聆聽夜鶯的歌唱。……
大海懂得欣賞浪花的舞蹈。……
天空懂得觀摩晚霞的畫展。……
大自然無時無刻不在溝通,可是萬物之靈的人類呢?
文章將“小草”“小溪”“大海”“天空”擬人化,較集中地體現了“溝通”的思想內涵,加上段首中心句每句11字,兩字一個節拍,給人一種強烈的詩意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