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學作文-立意:“凡為文以意為主”(5)
我的秋天是那奇妙的靜電感覺。天氣轉涼,隨著毛衣一件件地加厚,人體的生物電也越發明顯。晚上睡覺前脫毛衣時,“劈啪劈啪”渾身都響起來,麻麻的,很有趣。趁媽媽不注意,我便偷偷跑到媽媽身邊,惡作劇地伸出手,輕輕地一點媽媽的臉,頓時,手指仿佛被什么東西粘在媽媽臉上,還微微地有針扎一般刺痛酥麻的感覺,很過癮。同時,就聽到媽媽一聲尖叫,看到她像觸電一樣跳起來,張開大手來打我的屁股,于是我倆便扭作一團。不知是誰說過,有默契的人之間容易產生靜電,我和媽媽之間就是如此吧!
這就是我記憶中的秋天。原來,可以代表秋天的并不僅僅是“晴空一鶴”、“白云稻田”、或者“陰雨綿綿”,我的秋天更加生活化,非常有趣,非常精彩,非常快樂。
	
	講評:
平凡生活蘊涵秋意詩情 本文開頭所列舉的對秋天的幾種感受,正是我們常見的套路。對一個普通的中學生來說,要想從這幾種套路中寫出新意,的確是比較難的。于是,作者另辟蹊徑,完全寫自己在平凡生活中對秋天的審美感受:放學路上騎車軋過滿地黃葉的有趣,全家歡聚就姜醋食蟹的歡樂,用靜電與媽媽開玩笑的親情,都寫得真切感人,結果反而寫出了新意。
	
	例文37:
	
	面對高考
	
	大港中學高三(16)班湯 曄
2008年“增華閣”大賽獲獎作品
	
	日子一天天冷起來。
密不透風的教室里總是彌漫著速溶咖啡的香味;限時的強化練習、各地的模擬試卷,越來越多的考試充斥著生活;一排排高高立起的參考書將原本寬敞的空間分割成彼此獨立的小小世界;課間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伏在桌上就可以迅速睡去;各科老師開始習慣性地拖課,即使一開始還會有細微的抱怨聲,也很快就被一整片安靜覆蓋,只留下筆尖與紙面摩擦的沙沙聲……
日子一天天更加冷起來。
像是北方的湖,一入了結冰期,寒冷就從湖底暗暗滋長起來,悄然蔓延開去,從一觸即碎的薄冰開始,漸漸變得堅不可摧。
前幾日,同行的女伴突然宣布了她的最新發現:她如果上學路上走快點,一天可以節省1分36秒,差不多可以做三道選擇題。看到她毫不掩飾的欣喜,我身邊的世界慢慢失去了聲音,變得陌生而又遙遠。
想起近日來耳聞目睹的一切:看似親密無間的好友背地里卻屢屢指責對方的不是;只因考試分數高一點就遭到一些小聲的細碎的咒罵;向別人借閱雜志還回去時總是半開玩笑半當真地怪別人浪費了自己的時間……這樣的友誼。這樣的競爭。這樣的面容。
曾經白衣飄飄的年代,曾經清秀的少年,曾經純潔的友誼。從記憶深處輾轉而來的畫面重重疊疊,終于凝固成黑白的默片,然后灰飛煙滅。
我們得到了什么?我們失去了什么?
我們失去的那些東西,最后又換來了什么?
面對越來越近的高考,這人生中第一場重大的戰役,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態度,選擇不同的道路。而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也在被無聲地重塑。如果心中沒有堅持的信念,那么即使打贏了這一仗,可能失去的,說不定是整個的自我。
就像普通的鐵,必須經歷一次次的鍛造、淬火,才能實現它的夙愿,才能成為絕世的寶劍,揚名天下。而骨子里,還是原來的自己。
面對高考,在努力的同時別忘了堅守自我,那樣我們才可以走到獨木橋的另一端而無愧于心地微笑;我們才可以使自己最初的夢想依然飄揚在漫漫的人生征途之上;我們才可以在多年之后回首這一段經歷時淡淡地將它視為成長的一部分,普通的一部分而已。
	
	講評:
深層解讀擺脫千篇一律 “面對高考”,有太多眾所周知的現象和幾乎眾望所歸的追求,因而也容易產生千篇一律的文章。但作者卻能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特點:一是捕捉典型細節的觀察能力,二是突破老生常談的深層思考。前者主要表現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后者主要表現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最后深刻地指出,只有不忘堅守自我,才能在走到獨木橋另一端時問心無愧。而在結尾時更強調參加高考只是“成長的一部分,普通的一部分而已”。這樣一來,文章的境界就比較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