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小康生活
從前,家鄉的路都是石子鋪成的,路邊灰灰的,寸草不生。人們在這坑坑洼洼的路上顛簸著,望著即將下山的太陽,心中飄過一絲凄涼。而現在,石子都被換成了平滑的水泥,變成了一條嶄新的大路,路的兩旁鳥語花香,都種上了綠油油的花草。小孩、青年在這條路上你追我趕,為家鄉增添了青春洋溢的活力。
小康生活不僅體現在小路變大路上,更從人們身上發揚起來。在一次公益獻愛心活動中,不少本地人樂于助人,資助了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這時,我看到了新居民,他們也手攥著一筆厚厚的錢,投入了公益箱中。我不禁又震撼又感動,明明現在的困難家庭中,有一部分是外來的新居民,可他們卻舍己為人,不惜犧牲自己的費用,成就別人的快樂。
我曾經問過一個路邊做煎餅的叔叔,為什么不自己開一家店。他回答道:“我不是本地人,月收入也不高,還沒有能力開店。”我一聽,不禁鼻子一酸。直到后來,我在家附近又見到了那位叔叔。此時的他,已經成了一名煎餅店老板,生意格外好,忙里忙外的。我迎上去跟叔叔打招呼。我們聊了一會兒,他一直在感謝這個城市的全面進步,讓他從一個不起眼的路邊小攤主變成了一家煎餅店老板,這一切都歸功于小康生活的逐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