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在工商經濟發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3)
四要繁榮文旅三產,厚植發展動能。要做優旅游經濟。依托景區提檔升級,推出四季主題系列活動,積極挖掘鄉村游、紅色游、景區游、周末游等旅游資源,強化旅游宣傳營銷,用好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推介,全方位提高“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服務質量,積極培育大旅游產業增長極。要做強商貿經濟。立足區位優勢,搶抓新發展格局機遇,做大做強商貿流通、物流產業,加快秦東未來城等服務業項目推進,加大西街古城商業綜合體招商運營力度,積極引進知名品牌旗艦店、餐飲連鎖店入駐運營,促使商貿企業向連鎖化、高端化、品牌化發展。要擴大外貿經濟。支持佳億德果業、陜果集團、虎之翼等企業,依托海關,擴大對外出口貿易,努力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推動茶葉、食用菌等特色農產品,以及強光手電、泰科泵閥等地產工業品走出國門,推動外資外貿穩定增長。要壯大電商經濟。鞏固擴大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創建成果,把5G業務進一步向農村拓展覆蓋,優化電商網點布局,完善城鄉電子商務應用體系,發展網絡直播等新興業態,支持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拓展線上業務,讓農特產品銷售搭上信息化“快車道”。
五要持續紓危解困,提振發展信心。要落實優惠政策。縣經貿局及各包抓幫扶單位要全面梳理已經出臺各類政策,深入企業宣傳講解,協助指導企業申請申報,做到應享盡享。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減稅降費、減租降息、信貸扶持、援企穩崗等政策措施兌現力度,降低企業運行成本。要強化要素保障。各相關單位要緊緊圍繞供水供電、用地用工、物流運輸等方面,建立“一企一策”要素服務保障機制,按照應保盡保、統籌調配、優先辦理的原則,最大限度地保障企業生產要素需求。縣經貿局、金融辦、融資擔保公司要定期對接溝通,搭建政銀企常態對接平臺,發揮企業轉貸互助基金作用,擴大擔保效應,全力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需求;各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降低申貸門檻,簡化審批流程,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特別是要加強貸前、貸中、貸后服務,讓企業不僅能貸而且會貸。要搭建地產品促銷平臺。常態化開展地產工業品市域協作配套對接活動,形成市域經濟小循環;要鼓勵企業走出去,加強與省內外下游配套企業對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穩定銷售訂單。縣經貿局要抓緊籌備今年的市域協作配套對接活動,可以適當擴大活動覆蓋范圍,邀請臨省周邊縣區的企業前來參加,提升活動影響力。
三、夯實責任、強化保障
一要從嚴夯實責任。各級各單位和領導干部要善于用政治眼光觀察和分析經濟社會問題,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在其位、謀其政、盡其力,積極深入企業、項目建設現場,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真正讓工作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成效在一線體現,決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干事,當“甩手掌柜”,更不能干一年、干兩年還是“濤聲依舊”。當前,要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嚴格落實“五個一”包抓機制,深化包抓企業活動,明確各方職責,確保人人肩上有擔子、人人身上有任務。各包抓縣級領導要發揮“頭雁”作用,對照包抓責任清單,每月定期深入企業、項目現場督導調研1次;各包抓企業鎮辦、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對企業日常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進行收集整理、調查研究,每周深入企業指導檢查1次,隨時掌握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經營情況,積極協助企業排解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
二要優化營商環境。營商環境既是我縣的對外名片,又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依托。要優化政務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辦事流程,多開“綠燈”、少亮“紅燈”,多想“怎么辦”、不說“辦不了”,尤其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要開辟“綠色通道”。各級領導干部要光明磊落同企業交往,堅決防止權錢交易、商業賄賂等問題,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今年,要采取問卷調查、大會評議等形式,常態化開展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企業家評議涉企部門股室長活動,對反映較多的股室長堅決予以處理。各鎮辦各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切實把從嚴治黨壓力傳導下去,管好班子、帶好隊伍,絕不能出現破壞營商環境行為。要優化法治環境。公檢法以及行政執法部門要對破壞企業發展環境的行為實行“零容忍”,加大打擊力度,營造公平公正、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要優化社會環境。對貢獻突出、行業認可、社會公認的優秀企業家,要大張旗鼓地表彰,讓他們在社會上有地位,在全縣上下營造出尊重企業家、支持企業家、成就企業家的濃厚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