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歲月,如新似故作文
每天早晨,一個靠窗的座位,一份油條,一杯豆漿。
我偶然會望向窗外的那座老橋,它如同一個經歷重重世事的老人,有一種肅穆的風格,百轉千回的氣質。問問鎮上的老人:這座老橋有多長的歷史了?說不上來。
老橋上有很多人擺攤做生意,我印象最深的是,朝陽升起時,挑著擔子走過橋,口中吆喝著“賣豆腐花”的大嬸;單車后架上裝滿了一鍋麥芽糖的老爺爺;還有那曾被我誤以為是到天上摘來云朵做成棉花糖的叔叔……
我也仍記得曾經隔著窗看到過一位在老橋上擺攤的中年婦女。當時她正蹲在地上發呆,一個行人在那個攤位前停下腳步,和那位婦女討價還價一番后成交了,這位顧客拿了東西,很滿意,微笑著付完錢走了。中年婦女把錢放在手里捏了捏,放入了腰包。我仿佛能感受到她心底的快樂和滿足,猶如山中的清泉緩緩流淌!
我仍舊每天來到這家早餐店,隔著窗,感受生活的氣息和它帶來的驚喜。那是一個三四歲的孩子,高高舉起牽著彩色氣球的手,歡樂地跌跌撞撞地跑過老橋,臉上是燦爛的笑容。突然,那個孩子向前一傾,便摔倒了。他趴在水泥地上,手上的皮蹭破了,紅紅的,他竟然沒有哭!只是雙眼緊緊盯著手中牽著的彩色氣球,掙扎著爬了起來。很快一個中年男人小跑著過來,他抱起孩子,心疼地握住孩子的小手吹了又吹。孩子始終沒有放開手中的氣球,不一會兒,就恢復了之前那種天真爛漫的笑容。男人抱著孩子,一步一步,慢悠悠地走遠了……但孩子的笑容卻印進了我的心,暖暖的。
月升日落,歲月安然。總會看見慈祥的奶奶牽著小孫女的手走過老橋,這場景似新如舊,帶著時光的溫馨,隔著窗玻璃浸潤著我的心。
春天,種在道路兩旁的杏樹開出花來,粉色的花瓣散落一地。夏初,梔子花開成百上千,到了盛期,濃郁的芳香籠罩著整座老橋。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老奶奶總是牽著小孫女的手走過。我似乎見證了小孫女的成長,也看見了老奶奶的衰老。
轉眼,小孫女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可當她走過老橋時,旁邊卻少了奶奶的陪伴。
后來,我仍舊出現在早餐店里,點上一份油條、一杯豆漿,猛地抬起頭,望向窗外,老橋旁立了塊牌子,上面赫然寫著鮮紅的“拆”字。
頓時,熱淚溢出了眼眶。新的城市出現,舊的小鎮消失。一切新的與以前沒有任何關系,它們像是在荒漠上建立起來似的,人們面對新的世界,已沒有了看風月的心情。賣豆腐花的大嬸停止了吆喝;彩色氣球不見了蹤影;老橋拆了,只剩下一條河……
良久,我用紙巾擦干了淚水,腦海中想起中年婦女的純樸、孩子的童真、親情的延續等等我隔著窗瞧見的人、事、景,微笑又在嘴角揚起,溫暖重回心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