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縣統計局工作總結(3)
(二)精心做好人員選調
本次普查首次采用手持終端設備現場調查,這對普查員的素質、普查的各項準備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縣經普領導小組高度重視人員選調工作,選聘過程中要求具有一定的經濟、財務、統計基礎知識,肯吃苦耐勞,能進行計算機和智能機操作,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村官、志愿者納入到普查“兩員”隊伍中來。縣經普辦抽調的工作人員已全部到位。13個鄉(鎮、辦事處)選配“兩員”人員 125人。
(三)宣傳動員全面展開
縣經普辦通過大型戶外廣告牌、LED版、懸掛宣傳標語、宣傳車播放錄音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對經濟普查進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宣傳;重點宣傳經濟普查的目的、內容;經濟普查的重要意義、普查對象的權利義務等,在全縣興起了經濟普查的濃厚氛圍,做到家喻戶曉,向社會呼吁對我縣開展經濟普查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四)認真做好普查區劃分及電子地圖繪制
電子地圖和基本單位名錄底冊,是使用PDA設備缺一不可的兩大基礎數據。縣經普辦組織召開工作會議,安排布置經濟普查電子地圖繪制工作,加強地圖的收集整理,積極協調國土、林業等部門,多方搜集截止到目前最新的關嶺行政地圖,并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電子影像地圖為補充,行政區域邊界的劃分也得到確認。目前,我縣電子繪圖工作已完成。
(五)培訓工作
為給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必要的參考信息和決策基礎,針對“兩員”人員選聘,縣經普辦召開會議,制定了培訓計劃。12月4日、5日,縣第三次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普查人員通過自己摸索,開展了一次經濟普查PDA使用培訓會,縣普查指導員、普查員以及鄉鎮普查指導員、普查員參加培訓會。具體培訓培訓工作在省、市培訓會后舉行。
(六)單位核查對比情況
通過這次對全縣所有的工業企業、建筑業、房地產業及國家機關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實地核查,現全縣核查單位底冊共有單位數2080個,其中法人單位1262 個,產業活動單位數818個。現基本單位名錄庫共有單位1414個,其中法人單位1086個,產業活動單位數328個。核查單位數與基本單位名錄庫對比,共有單位數增加666個,增長了47.1%,法人單位數增加了176個,增長16.2 %。產業活動單位數增加490個,增長了149.4%。
與二經普比對,二經普全縣共有單位數1197個,增加了883個,增長73.8%,二經普法人單位數925個,增加了337個,增長36.4%,產業活動單位數272個,增加了546個,增長200.7%。
增加原因是:一是小微企業增加;二是國家行政事業機關產業活動單位編制個數增加。
八、存在的問題
一是普查設備。此次普查采用手持終端設備(PDA),屬普查新設備,大部分普查員沒有使用過此設備,在培訓上有一定的難度。
二是地理因素。關嶺縣山脈較多,調查對象多呈分散狀態,交通通訊條件差,使用PDA電子終端設備定位、拍照等難度大;且我縣處于山區,網絡不穩定,受氣候影響,部分企業、建筑業企業所在地信號會中斷,需多次入戶采點,對采點和數據采集工作帶來較大的影響。
三是繪圖工作程序存在紕漏。此次繪圖軟件雖然圖樣是市下發,但是沒有經緯度、坐標、比例尺等繪圖的工具,致使永寧鎮等鄉(鎮、辦)的村級邊界只能按大概的圖樣進行。
四是“兩員”選聘難度大。以往普查受經濟體制和地方經濟狀況的影響,基層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多為不需支付或少量支付勞動報酬的村、居委會干部或退休老同志擔任。根據第三次經濟普查電子網絡信息化要求的需要,基層“兩員”除少量從村、居委會干部中選配外,大部分應從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村官、志愿者中選聘。由于城鄉居民生活消費水平不斷提升,社會勞動工資標準明顯提高,聘請人員勞動報酬所需資金相對增加,理應一并納入縣、鄉財政預算,按時足額撥付。但從前兩次經濟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經歷看,類似情況一般難以如愿,遺留問題較為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