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理要恰到好處地運用“事實論據”---考場作文評析教案(2)
(一)事實論據的選用不符合中心觀點
事例一:《讓心靈在淡泊中憩息》
魯迅的心靈被重創時,他選擇了淡泊。眼看國家被壓迫,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身為學子的他卻無力挽救。于是,他棄醫從文,放棄了那條在戰場上轟轟烈烈,救死扶傷的路,選擇了那條用文字叫醒國人的淡泊之路。
淡泊并不代表退出,它只是用更沉著、冷靜的方式,讓受傷的心靈有一處憩息之地。
點評:魯迅的棄醫從文可以說是一種人生道路的選擇,選擇了從文并不代表魯迅對名利的淡泊,他只是用另一種方式去表達他對國家民族的愛。
事例二:《讓心靈在微笑中憩息》
在音樂室的一幅畫中,貝多芬總是緊皺雙眉。那是一種對抗命運的憤然。但是我不這樣認為,在我的心中,貝多芬是微笑的,因為他對生命、對音樂的熱愛,耳聾并沒有使這頭雄獅倒下,他在維也納音樂會上,當他彈奏完《歡樂頌》時,觀眾全體起立,我盡管聽不到,但我相信,當這位偉大音樂家看到這一幕時,他的表情是微笑的。
點評:該考生受汕頭一模的作文題目影響,選擇了“微笑”作為切入點,但是他卻曲解了“微笑”的含義,“微笑”不只是一個面部表情,它更應是一種對人生命運的坦然與樂觀。貝多芬是與命運抗爭的杰出代表,但該考生卻是通過想象貝多芬的表情是微笑的來論證觀點,未免讓人覺得莫名奇妙。








